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籍 > D政治、法律 > D7各国政治

《“韩国病”的政治解读 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反腐败研究》陈海莹著, 陈海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韩国病”的政治解读 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反腐败研究》陈海莹著, 陈海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内容简介:
  腐败一直被韩国人痛斥为严重的社会痼疾之一。与韩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分期相应,韩国反腐败的进程大致也分为四个阶段:*一阶段是政府无作为阶段。时间跨度为建国初期的*一、第二共和国,在自由体制下,流于形式和概念上的民主制度下是政客们肆无忌惮争权夺利、贪污腐化的集体腐败。第二阶段是政治军人反腐救国的革命和铁腕治国反腐败促发展运动阶段,主要为威权体制下的反腐风暴,跨度是从朴正熙发动政变,一直到维新体制瓦解。主要特征是有革命抱负的政治军人为改变落后的社会面貌,为经济发展肃清障碍的反腐“革新”运动。第三阶段是多元民主体制下进行的制度反腐建设。围绕选举的政治目标,扫清军部影响,建立政治经济新的秩序。这一阶段强调利用法律、制度反腐败,是多元协调平衡的结果。第四阶段是在保守主义重新席卷而来,发展主义重新抬头,围绕经济发展,护航经济,进入建设“经济民主”背景下的反腐败新阶段。病灶犹在,任重而道远。《韩国病的政治解读--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反腐败研究》从政治学的角度对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反腐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陈海莹 法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比较政治学研究。



目录:
前言

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反腐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 关于腐败的定义及其产生的根源的一般性研究

二 儒家传统与韩国的国民性格

第二章 建国初期自由体制下的“腐败共和国”

一 移植的现代政治制度

二 贪权恋财的腐败王国

李承晚时期(1948-1960)(第l-3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三 虚弱的民主实验无力抵制腐败的洪水猛兽

张勉时期(1960一1961)(第4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第三章 军政威权体制下的反腐救国运动

一 痛恨腐败的“政治军人”崛起

二 “韩国重建”中的庶政刷新运动

三 新的利益集团与社会结构

朴正熙时期(1961-1979)(第5-9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第四章 多元文民体制下的反腐败的制度化努力

一 进步阵营力量壮大

二 不再甘心于俯首帖耳的财阀集团

三 军政体制的没落与行政性腐败大爆发

四 军政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崔圭夏时期(1979-1980)(第10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户全斗焕时期(1980-1988)(第11-12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卢泰愚时期(1988-1993)(第13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五文民体制下反腐败进入法治化轨道

金泳三时期(1993一1998)(第14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金大中时期(1998-2003)(第15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卢武铉时期(2003-2008)(第16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第五章 保守主义复归,反腐败任重道远

一 民主改革并未动摇产生腐败的根基

二 失败的经济改革

三 神通广大的“财阀帝国”

四 文民体制的无奈

李明博时期(200802013)(第17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朴槿惠时期(2013-)(第18届)政府反腐败的措施、特点分析

求索与记录

韩国反腐败工作素描

韩国发展与腐败问题新探:行政性腐败与政治性腐败

财阀的帝国时代

社会调查:韩国人心目中最喜欢的历届总统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资源

本书提供多种格式的下载资源(PDF/EPUB/MOBI/AZW3/TXT),点击下方按钮获取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