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真伪不明与证明责任裁判》张南日;2023-05

事实真伪不明与证明责任裁判

事实真伪不明与证明责任裁判

内容简介:

  本书在系统梳理和批判性评价自罗马法以来,两大法系围绕证明责任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规则演进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所揭示的中国民事法官在证明责任裁判时所考量的多元因素和思路,提出了一套复合式、层进式的证明责任裁判标准和方法:规范说——导致事实真伪不明的证明过错——价值评价。其中,作者凭借其多年民事审判经验和不懈思考,敏锐地洞见到,法官在适用规范说判定证明责任时,亦须调查并考虑导致特定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原因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可能存在的“证据义务”和“证明过错”(这正是规范说的一项严重理论漏洞或“盲点”)。可以说,由德国学者罗森贝克创立的规范说是大陆法系对证明责任理论提供的奠基性贡献,将“谁主张,谁举证”作为起点,在个案中考量相关因素的“利益衡量法”是普通法系对证明责任裁判作出的经验性贡献。而本书所提出的复合式、层进式的证明责任裁判标准和方法,是在尊重中国法官司法实务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两大法系的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并且创见性地加入了“当事人因证明过错导致待证事实真伪不明”这一项新的裁判标准。这不仅丰富了证明责任的学说理论,更是为广大民事法官在裁判极具争议性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引。

作者简介:

  张南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民二庭副庭长。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裁判方法。

目录:

章 证明责任理论的演变 / 001

一、从“原告未证明则开释被告”到“谁主张,谁举证”001

二、现代证明责任理论的探索009

(一)待证事实分类说009

(二)法律要件分类说的相关学说012

三、作为通说的规范说015

(一)规范说的基本内容015

(二)针对规范说的质疑和批评017

(三)普维庭对规范说的修正020

(四)规范说的意义和局限022

四、规范说的历史地位评述026

第二章?规范说之后的证明责任学说 / 029

一、需要澄清的学说029

(一)表见证明030

(二)证明责任倒置和证明责任减轻035

二、对规范说构成挑战的证明责任分配学说046

(一)危险领域说046

(二)概然性说050

(三)利益衡量说054

(四)损害归属说056

(五)武器平等原则059

(六)进攻者角色060

三、证明责任问题的本质061

第三章?普通法的证明责任 / 064

一、普通法形成时期的证明责任064

二、现代证明责任理论对普通法的影响068

三、现代普通法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074

(一)“主张者必须证明”在普通法的适用情况074

(二)普通法证明责任分配过程中的政策考量079

(三)普通法系制定法中的证明责任条款087

四、普通法证明责任制度的特征087

第四章?我国的证明责任立法和司法实践 / 093

一、我国的证明责任立法093

(一)因袭“谁主张,谁举证”的起步阶段093

(二)初步接受法律要件分类说的觉醒期094

(三)正式接受规范说后的发展期096

二、证明责任案例研究的样本范围和总体情况097

(一)案例平台的选择098

(二)案例样本的确定098

(三)重点样本的地域、审级、时间分布情况104

三、重点样本中的事实真伪不明现象108

(一)事实真伪不明的类型109

(二)不同类型事实真伪不明的发生概率114

(三)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案件的裁判特点116

四、重点样本中的证明责任裁判规则117

(一)各类证明责任裁判规则在重点样本中的分布情况118

(二)依“谁主张,谁举证”分配证明责任119

(三)按规范说分配证明责任123

(四)按特定规则分配证明责任129

(五)按法定规则分配证明责任140

五、我国证明责任制度的特点146

第五章?司法实践对证明责任理论发展的启示 / 148

一、“谁主张,谁举证”的困境与变通148

(一)“谁主张,谁举证”在现代司法环境中的困境149

(二)规范说与“谁主张,谁举证”的共处153

二、规范说在审判实务中的适用问题155

(一)规范说与立法的衔接问题156

(二)规范说与实务的碰撞159

(三)对规范说适用情况的评价162

三、特定规则中的司法裁量164

(一)特定规则和一般规则的关系164

(二)特定规则与两大法系相关理论和司法实践的比较166

(三)特定规则之间的价值冲突168

(四)特定规则中的逻辑缺陷171

四、法定规则与其他规则的关系172

五、证明责任裁判的类型化分析177

六、我国证明责任司法实践的启示190

第六章?现代证明责任理论的漏洞与出路 / 193

一、规范说的理论漏洞193

(一)规范说无法顾及事实真伪不明的原因194

(二)规范说难以解决不承担证明责任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问题196

(三)规范说难以回应立法者对证明责任分配缺乏考虑的质疑200

(四)规范说无法解决特殊情况下的公平裁判问题201

二、证明责任中的过错要素202

(一)证据义务的法理基础与证明过错204

(二)证明过错对规范说的矫正和互补213

(三)证明过错与证明妨碍的竞合218

三、证明责任中的价值评价222

四、证明责任裁判的方法224

参考文献 / 229

案例索引 / 237

后 记 / 247

常见问题
关于版权问题!
本站不建议您对本站支付任何费用或开通任何会员本站99%资源为免费资源(剩余1%,我们加速修改为免费),只提供共享不提供技术支持,本站资源主要以学习为主,本站是为个人资源记录学习研究等情况而建立,如特殊原因下载,需在24小时删除相关资源,不得将下载的资源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果您喜欢该资源,请支持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或网友分享,若有侵权,请在用户中心-工单留言 删除,谢谢。
0
本站99.9%都是免费的。如喜欢本站请关注收藏。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